轉曾公的文,引用 #小鐵 的話。
Crazy Ball Park :
我覺得,職業運動最迷人的地方,在於選手自己有認知自己是個「職業運動員」,而不是「運動員」。
這兩者的差別在哪呢?當個「運動員」,在競技場上的表現是最重要的,而他們多數也只擅長競技場上的表現,當然不是說職業運動員不必重視競技場上的表現,我也希望球迷們可以聚焦在他們場上的表現,而不必太聚焦運動員的隱私(除非他們作奸犯科),只是當個「職業運動員」,如果能認知到自己在場外也有影響力,那會更讓這個身分更有意義。
王光輝,或者說他之所以會是「萬人迷」,就是在於他明顯知道自己每次受訪,都不只是「講話」而已,憑良心說我沒有很認同他在執教時的作戰風格,但看到他每次受訪後的言論,我只有佩服。因為就連現在,都還有不少「職業運動員」受訪時很有壓力,也有失言可能,王光輝在三十年前就能時常吐出妙語,這絕對值得敬佩。
從他面對兒子王威晨的角度,還有和傳統父母始終展現威權不同,他深刻知道兒子身為職業球星之後,其實會有壓力,但這樣的壓力不只兒子要去面對,他身為爸爸也能感同身受。
從今天在新聞刊出的文章、或是不少媒體從業前輩的社群發文中可見,王光輝絕對是個讓業界歡迎的受訪對象,是個深刻具備身為職業運動員自覺的球星,甚至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,都讓自己的消息出現在不給業界帶來困擾、模糊任何一場賽事焦點的休兵日星期一,只是此刻,我們將再也沒辦法讓任何一個業界人士,替他做任何一次專訪、聽他再說任何一句妙語。
R.I.P. 永遠的「萬人迷」王光輝。